社會.時事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香港全面復常仍待努力(劉銳紹)

疫情過後,各地都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秩序。香港在這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說,一切可行的方法已在努力嘗試中。不過,「復常」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達到效果的。所以,未來可見的一段時間內,各方仍要繼續努力,甚至加倍努力,才能盡快全面復常。

一批來自四方八面,包括「溫和泛民」和「開明建制」的人士,日前進行一個小範圍的座談會,探討了一些問題,內容值得跟進。不過,他們在討論之前,也有一番感慨,因為他們感到「因人廢言」才是目前最大的阻力。這個問題搞不好,必然減慢復常的速度。

為什麼?因為「溫和泛民」本身一點也不激進,但被貼上「反對派」的標籤,很多意見和建議都被棄如敝屣;如果同一意見出自建制派的口,卻可能被官方接納。「開明建制」也碰到類似情況,他們的意見與「溫和泛民」接近,但因為「不夠立場鮮明和取進」,沒有「戰鬥派建制」的意見那麼吃香,所以也變成深宮怨婦,備受冷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走在一起,朝着大局利益的方向研究,希望找出可行性高、操作性強的方法。因此,其苦心值得欣賞,建議也值得深思。

 

「品味消費」與「更抵消費」

他們列出四大關注點。其一,多個地區的經驗證明,較容易取得成效的復常方法,就是盡快扶持和振興中小企業,以及「做旺個市」。所以,港府現行政策(包括夜經濟、刺激消費等)都是恰當的。不過,這些政策放諸眼前的形勢,也有不足。因為整體消費力經過疫情之後,已經減弱和變得審慎。疫情期間,消費力沒有因為少了外出而積累下來,而是花在其他防疫和治療的費用之上;很多人的正常收入,也因為疫情而減少。

港府推動「復常」之後,本地消費未能受惠,因為港人外出旅遊也多。加上年長一輩較少晚間外出,中年和年輕人的消費力也不平均,所以夜經濟可能只旺一時,而非長遠復常之計。既然如此,港府搞夜市經濟之餘,不妨也可搞「早市經濟」和「長者經濟」,才能帶動年長一輩的消費力。

其二,香港夜市搶客,但深圳也在搶客,不少港人北上消費,因為實際開支比香港便宜,加上人民幣疲弱,北上消費更有着數。應對這種情況有兩種方法,一是針對中產人士的「品味消費」(深圳怎樣搞也搞不出那種國際「洋味」),二是比深圳「更抵」(即更便宜甚至被視為「劈價」和「賤價」)的消費。飲食界內有不少同業願意薄利多銷,「密食當三番」,才能「做旺個市」。

 

「靜態經濟」和「小聚經濟」

其三,鼓勵「靜態經濟」和「小聚經濟」。我聽到這些建議時,既感到新鮮,也感到奇怪。他們說,例如把閱讀、小憩、輕食結合起來的「茶文化館」,甚至茶道館、書畫雅集茶藝館、小曲茶館,形式很多(以咖啡或特色飲品代茶也可以)。這些活動相對靜態,看起來有點冷門,市道不暢,但目前香港社會氣氛仍然沉悶,已有大批失意青年、抑鬱中年和苦悶老年,他們要找寄托之所,就像教友避靜一般。只要讓業界發揮、政府支持和協助推廣宣傳,也是一大助力。旅遊事務部門可以推廣涉外旅遊,為什麼不可以推動本地消閒旅遊?內地和台灣的文創事業和文化旅遊不是這樣推廣的嗎?

至於「小聚經濟」則更妙。我問他們,任何人喜歡走在一起,三兩知己、十個八個,也可以小聚,已是現有的經濟和消費模式,到底什麼是他們心目中的「小聚經濟」?他們的話替我開竅。原來自從「反修例事件」後,有關方面對一些地方十分關注,尤其盯住或針對某些「黃店」。近期,一些地方被疑是「黃店」的食肆或書店,先後受到警告或處罰,但附近的同業卻可以依舊經營。這種寒蟬效應已令不少一般小店受到影響,擔心被「有心人」舉報,從而不敢承接「小圈子」的活動和訂座。很多小範圍的聚會也轉到私人地方或家庭裏進行。如此這般,即使沒有深圳搶客,也間接影響了正常的消費市道。如果有關方面增加信心,毋須驚慌「黑會」或「非法聚集」;只要沒有具體可見或涉及刑事暴力的違法內容,對這類「小聚經濟」大可放開和鼓勵,也是經濟復常的方法之一。

 

經濟復常離不開大環境

其四,經濟復常離不開大環境,包括政治氛圍。政府一面主唱復常,但政治氣氛仍然呆滯。民主黨六次舉行晚宴,都因為種種理由而被逼取消,最後一次還傳聞「有行政會議成員介入」而在同日裏兩度取消。其後,也許有建制人士要為有關方面撇清關係,紛紛傳出消息指這不一定是官方的意思,但又弄不清是哪裏的指示,事情跟着就被淡化了。

可是,事情雖然淡化,但影響餘波猶在。一般市民既不知壓力的源頭,就會慣性地把因果關係算到官方身上。這也許是不準確的,但事情的規律就是這樣,官方即使沒有打壓之意,但也欲辯無從。久而久之,市民自然產生一種逆反心態,對港府的政策(無論好壞)也有一種免疫力或絕緣體的條件反射。官方怎樣催谷經濟,效果都會事倍功半。人們我行我素,按自己的意願行事。這種看不見的副作用甚至反作用,官方不宜輕視。

說到底,復常是一套系統工程,包括經濟、政治和民心復常三大方面,不可偏廢。當然,經濟復常可以先行,政治和民心復常可以相對稍後進行,但不能視為畏途,甚至不敢正視。上述「溫和泛民」和「開明建制」的意見已嘗試找到各方都容易接受的切入點,只待官方決定而已。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