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進行當中。而正是這個時候,人類歷史上第一座核反應爐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開始運轉。很多人聽到「核反應爐」這個詞時,都會想到「核發電」。確實,核發電,是讓鈾這種放射性物質在核反應爐裏進行核裂變反應,然後利用由此產生的熱量來發電的。但是,人類當初製造的核反應爐,並非以發電為目的,而是為了獲得後來在長崎爆炸的那顆原子彈所使用的原料—鈈-239而開發的。
那以後,不需要氧而能夠進行核裂變反應的核反應爐開始用於劃時代的兵器—核潛艇。接着,又被用於核電站。
核垃圾
讓鈾進行核裂變反應的話,會產生被稱作核裂變生成物的放射性物質。這是無法避免的。今天,最為普遍的核反應爐的發電能力為一百萬千瓦。這樣的核反應爐運轉一年的話,會消耗一噸的鈾,也因此產生一噸的核裂變生成物。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是讓八百到九百克的鈾進行核裂變反應的。所以,上述的核反應爐運轉一年的話,自然會產生超過一千顆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產生的核裂變生成物。
日本第一座核電站是一九六六年在茨城縣東海村開始運轉的。此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地震大國日本,共建造了五十七座核反應爐,並實際上運轉了幾十年,有十餘座,現在也在運轉。日本核電站的累計發電量達到了八兆千瓦·時。日本政府和電力公司為此而自豪,但是,發電量和進行核裂變反應的鈾的重量是成正比的。如果把日本的核電站迄今用於核裂變反應的鈾和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所使用的鈾相比,前者是後者的一百二十萬倍。就是說,核發電使用了相當於一百二十萬顆原子彈所使用的鈾。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在得到電力的同時,也得到了相當於一百二十萬顆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產生的核裂變生成物—死灰。
無法實現的放射性物質無毒化
讓鈾進行核裂變反應的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核裂變生成物這樣的放射性物質。這一點,專家們早就知道。所謂放射性物質,是釋放「放射線」的物質,而「放射線」對生命體有害,這是確定無疑的。既然如此,讓放射性物質無毒化,也就是消除核輻射,就是一件必須做的工作。這一點,也是專家們當初就明白的。於是,人們期待隨着科學的進步,有一天放射性物質的無毒化將得以實現。推進核電產業擴大的日本政府和專家們也一直在對國民說:「那一天,一定會到來。」可是,八十年後(譯者按:從一九四二年核反應爐誕生算起)的今天,放射性物質的無毒化依然未能成功。這一事實意味着,實現放射性物質的無毒化有着難以逾越的障礙。於是,政府和專家們就想,既然無毒化無法實現,那就讓放射性物質遠離生活環境。迄今為止,他們想出了以下這些隔離方法:用火箭把放射性物質打到太空的「太空處理」;扔到南極的「冰蓋處理」;扔到深海的「海洋處理」等。但是,以上這些方法無一能保證安全。結果,只好採用深埋地下的「地層處理」。這成為唯一的方法。
強迫偏遠地區做出犧牲毫無道理
從根本上說,鈾本身就是放射性物質。把埋在地下的鈾挖出來的時候,核輻射立即開始。但是,讓鈾進行核裂變反應的話,核輻射的強度會膨脹到一億倍。而要讓這一億倍的核輻射再減弱到當初的強度,需要十萬年到一百萬年的時間。大家想想,核電站的壽命,不過是幾十年;電力公司能夠維持的時間,也不過一百年;就是國家,也只不過是存在一百年、一千年的長度。不僅如此,日本還是世界上唯一的四塊地殼板塊交界、碰撞的國家。在這樣的地質環境下,要找到十萬年到一百萬年都能保證放射性物質安全存放的地方,是根本不可能的。儘管如此,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無一人被追究責任的「核電黑社會」卻一直宣稱:埋在地下的話,就安全了。結果,二○二○年,北海道的壽都町(人口為二千九百人)和神惠內村(人口為八百人)表示同意接受有關核垃圾投棄、深埋的調查。今年,鹿兒島縣最南端的南大隅町(人口為六千四百人)也有接受核垃圾的動向。
實際上,在日本為核電站提供廠區建設用地的十七個市、町(相當於中國的鎮)、村,也並非樂於接受核電站的建設。人口持續減少的偏遠地區,財政狀況惡化。在毫無辦法改善財政狀況的壓力下,就像抱住救命稻草一樣接受了核電站建設帶來的金錢收入。享受電力便利的大城市要迴避危險的局面,所以把核電站推給了偏遠地區。現在,他們又要把核垃圾推給偏遠地區。這麼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是不能允許的。日本這個國家,精神的貧瘠,到底會到何種程度?
必須再強調一點,那就是,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知如何處理的垃圾,本來就是不能讓它產生的。核電站,從一開始就不能允許建造。
(譯者按:原文〈核のゴミを過疎地に押し付ける心の貧しさ〉刊登於《季節》雜誌二○二三年夏季號。本文翻譯得到小出裕章先生的許可。謹致謝忱。)
譯者附記
一、四塊地殼板塊的交界、碰撞,導致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地震大國。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地震,發生在日本。
二、二○二三年七月十一日,《朝日新聞》以大半個版面特別報道了核垃圾處理的問題。報道介紹了北海道壽都町和神惠內村接受核垃圾處理調查的進展情況,指出了以下事實:接受「文獻調查」的兩年中,壽都町和神惠內村都接受了日本政府的交付金二十億日元。
按照日本政府的方針,「文獻調查」(調查過去的地震紀錄等)結束後,將進行「概要調查」;在「概要調查」的四年期間,最多支付七十億日元的交付金。之後,是長達十四年的「精密調查」。伴隨着「精密調查」的支付金額,尚未公布。
特別報道還提及了長崎縣對馬市欲接受關於核垃圾最終處理調查的現狀。推進派的市議會議員認為,先接受「文獻調查」,拿了那二十億日元再說。而反對派的漁民則主張,一旦接受了調查,再想反悔,政府都不會放過;二十億日元,不是振興地方經濟的啟動資金,而是定時炸彈。
截至目前,日本核垃圾深埋的最終處理地,尚未有一處落實。
三、關於核垃圾,七月十一日的《朝日新聞》如下解釋:
核發電產生的「已使用核燃料」,在經過「再處理」將鈾和鈈分離出去後,剩下的是核輻射強度很高的廢液。這些廢液要和玻璃一起熔化,然後再加以凝固。這就是核廢棄物,也稱為「核垃圾」。核垃圾被裝入直徑四十厘米、高一百三十厘米的不銹鋼容器中。
《朝日新聞》強調,人在不銹鋼容器旁邊站上二十秒,就會死亡;日本預計核垃圾處理量達四萬多個不銹鋼容器所收的量。
四、關於「核電黑社會」,小出裕章先生在二○一四年出版的《致一百年後的人們》(《100年後の人々へ》,集英社出版)一書中,有如下的論述:
有一個詞叫「核電村」。但是,我認為,這個詞是不足以反映現實的。政府、電力公司、和核電產業直接相關的企業以及團體、媒體、法院、學者們,都結成一夥,讓核電產業擴大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對這一巨大的犯罪組織,我稱之為「核電黑社會」。不能饒恕的是,推進核電產業擴大的這一犯罪勢力,並沒有因為這次福島核電站事故而受到絲毫打擊。
(作者為日本核工程學者、評論家、反核電運動家。譯者為日本中央大學兼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