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24-3-28
二〇二四年四月號
民粹狂熱行為需要警惕 (馬玲)

二○二四年的開春非常熱鬧,一系列網絡事件接踵而至:莫言被起訴、農夫山泉被網暴、胡錫進遭到左右兩股勢力圍攻……當下的北京,仍處在冬末春初的萌動中,許多植物還未出現青色,然而民粹主義的轟轟烈烈,其氣氛已然鼎沸到「春意盎然」。 

有識之士開始急呼,民眾需要理性,社會不可戾氣,激進主義和上綱上線這些做法,只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破壞力。 

問題是,人們為什麼會突然大面積地爆發如此不冷靜的狂熱呢? 

聲討莫言點燃燎原火

春節剛過完,有個網名叫「毛星火」的人,公開宣布自己在法院取號,要起訴莫言。他找出了莫言作品中二十六個具體問題,羅列了十大罪狀,以「侮辱先烈」、「美化侵華日軍」等罪名起訴莫言。 

他義正辭嚴要求下架莫言所有書籍,判令莫言向毛主席、英雄先烈以及全中國人民道歉,同時向莫言索賠十五億人民幣,號稱他自己代表所有中國人索要一塊錢。 

這個毛星火還寫了一首「漢奸詩」討伐莫言,又懸賞一百塊錢創辦了打擊文化漢奸的詩歌大賽,網上還真有人參賽獲獎,並興高采烈領取了那一百塊獎賞。 

毛星火自信爆棚地宣稱,其「打油詩」無論是文采還是思想境界,都勝過莫言的所有書籍。 

這個從農村出來、租住在城市一角的「闖將人物」,給自己起了一個頗具號召令的網名,左突右撞,大出風頭。然而,他居然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隨後,各種跟進、跟風、跟評,層出不窮。一時大有「不把莫言拉下馬誓不罷休」的革命氣概,甚至毛星火還揚言,如果司法機關不受理他的起訴,他會自己使用暴力。 

在他發起的網絡問卷調查中,支持他起訴莫言的人可謂「浩浩蕩蕩」,許多人追隨他,成了他的粉絲。 

在這件事的前後,網絡上出現了「毛主席最後十年的成就驚人,不是所謂的動亂十年」,還有一波又一波人為江青翻案,找出江青的偉大與貢獻等等等等。 

或許是受這些「革命行動」的影響,已有視頻顯示,一批聚集起來的大學生,舉着「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紅色橫幅,在民營企業門前示威遊行。 

網上有人挖根,說毛星火的精神領袖和導師是一個擁有數千萬粉絲的司馬南。在毛星火之前,司馬南早在幾年前就率先發起了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無情揭發和猛烈攻擊。 

司馬南的粉絲,不僅攻擊莫言,還跟着司馬南攻擊一些民營企業家。這些人,也紛紛成了毛星火的粉絲。他們被網絡上的另一批人歸納為:「底層、低智、盲從,是一群沒有思考能力的烏合之眾」。 

這些「烏合之眾」,熱衷找「漢奸」、挖「買辦」、批「萬惡的資本家」,只要發現一個能夠靠上邊的目標,馬上發動網絡輿論,群起而攻之。 

然而,司馬南並不是底層,也不低智,還擁有一口超凡的口才。他是「高收入、高智商」者,而且在美國持有房產(雖然他很長時間不承認,最後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他二○一二年大年初二前往美國時,在華盛頓機場乘坐扶梯被夾了一下頭,於是原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給他起了個諷刺性的外號「司馬夾頭」。 

由於司馬南喜歡在國內網絡上掀起批漢奸、批買辦、批資本家的「批鬥會」,那些跟在司馬南後面起哄架秧子的人也被稱為「夾頭」。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司馬南通過這些潑辣的言論,在收穫流量的過程中賺了大把銀子。 

這些打着「愛國」名義而張揚的政治正確行為,雪球在越滾越大,頗有點星火燎原之勢。這種趨勢,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憂慮和擔心,似乎嗅到了五十多年前那場霹靂風暴的味道。 

為此,有人在網上隱晦感慨:這龍年,到處着火(貴州山火、南京住宅火災、北京近鄰燕郊的爆燃大火等),可謂火勢洶洶。 

有人懷疑,起訴莫言的毛星火極其渴望讓自己苦心點燃的「星火」大肆燎原,也好藉機出大名賺大錢,藉機改變底層命運。但如果他的「星火」真的燎原起來,被起訴和被討伐的絕不會僅有莫言一人,後面恐怕會有不計其數的知識分子和企業家被源源不斷地一串串「批倒批臭」。這怎能不讓人警示! 

農夫山泉捱「大字報」式批鬥

春節過後,突然傳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著名企業家宗慶后去世的消息。隨之,各路聚集的弔唁人群和快遞來的鮮花絡繹不絕湧向杭州。人們懷念宗慶后,除了懷念喝「娃哈哈」的漫長經歷外,亦懷念他默默無聞扶貧助弱仁義行為。 

在懷念氛圍的推進下,宗慶后堅持的「四不原則」—不上市、不貸款、不設副總裁、不做房地產,也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典範。 

這種懷念也衍生出一種社會性感慨,「其實老百姓並不仇富,仇恨的是那些發不義之財的富豪。」但是沒過多久,熱度突然轉向了娃哈哈的對手農夫山泉,農夫山泉的許多老賬被翻了出來。 

社會傳聞,農夫山泉刻意構陷娃哈哈的純淨水,農夫山泉給美國哈佛捐款一億美元,給日本災區捐款五千萬元,但給受災的甘肅只捐贈了兩萬四千瓶水。 

農夫山泉和其創始人鍾睒睒被頻頻罵上熱搜。農夫山泉直播間被網友猛烈攻擊的同時,娃哈哈的銷售量徑直暴漲五倍,許多網民故意跑到農夫山泉的直播間要求買娃哈哈,就是要氣死它。 

此後,農夫山泉被綁在「親日」和「媚日」的火刑柱上烤,有人說農夫山泉的瓶蓋像日本國旗,有人說農夫山泉的飲料「茶」字像日本靖國神社,還有人說農夫山泉的圖案像富士山……這些說法,形成了滾滾洪流,特別是傳言鍾睒睒兒子入了美國籍後,更是帶動起極大的義憤。 

於是,一瓶瓶的農夫山泉被倒掉,一箱箱的農夫山泉被拋棄,一些超市和雜貨店的農夫山泉被下架……不少自媒體為博得流量,紛紛發布傾倒農夫山泉入污水、拋進垃圾場的視頻炒作。如此這般的群體舉動,也讓農夫山泉的股價大跌。 

即使鍾睒睒曾對宗慶后不仁不義,宣稱「純淨水對健康無益、天然水更易於健康」存在惡意競爭,其「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廣告語誤導了消費者,也不應該搞成文革「大字報」性質的批鬥揭發。 

在民營企業經營困難、民營企業家熱衷移民的當下,諸如此類藉着某件事就行使的群體網絡暴力,自然而然會給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雪上加霜。 

如果民營企業紛紛倒下或攜款跑路,那些喊打喊殺的「鬥爭者」,會不會接二連三丟掉自己維持生計的飯碗?畢竟民營企業解決了中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就業。 

胡錫進慘遭「三炮圍攻」

曾任《環球時報》總編輯的胡錫進,過去被網民視作愛國先鋒,近兩年不斷關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老胡,已常常被網民炮轟,而且被左右兩派的網民都毫不留情地開炮,只是兩派炮轟的角度不同。左派的網民嫌老胡右,右派的網民嫌老胡左,還有一派人覺得老胡左右搖晃,沒有定數。 

所以,胡錫進實際上遭受着「三炮圍攻」。這架勢,弄得老胡自己都叫苦不迭:「有人不斷攻擊我,大有不搞倒老胡誓不罷休的意思。何必呢?我原本視他們為友軍,現在正是衝鋒的時候,我對他們突然把槍橫過來向我射擊感到驚訝。」 

「漢奸」、「老左」、「愛國賊」、「美狗」,各種帽子都給老胡戴上了。有人把不同方位射向老胡的「三炮圍攻」歸納為:回炮攻擊、橫炮攻擊、斜炮攻擊。好在老胡的肉身,已修煉到有點金剛不倒的架勢。 

針對娃哈哈與農夫山泉事件,胡錫進發文說:「宗老離開後,為了發洩情緒,網民需要找到一個形象有瑕疵的、和宗慶后同級別的老闆,於是鍾睒睒和農夫山泉被選中了。」

針對「網暴」,老胡語重心長: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理解和寬容,哪怕鍾墅子入了美國籍,哪怕它的包裝上有許多可爭議的點,我們也不該去揪批他們的私事。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他們不是聖人。所以,當他們為中國經濟做出極重要的貢獻後,就不該對他們有很高的「修身齊家」的要求。 

諸如此類的話,「怒髮衝冠」的網民們肯自然是聽不進去。為此,老胡總結了三點:一、大家充滿了戾氣;二、大家是不理性的,是激進和上綱上線的;三、雖然大家的感情很樸素,但當這些樸素的感情和要求聚合到一起時,就形成了認知謬誤。 

胡錫進三月十五日又在微博發文,稱:「互聯網是個情緒的世界,每個人都有權利在這裏表達好惡,釋放情緒。當很多個體情緒匯集起來,有的時候可能形成山洪……的確存在情緒的山洪,並且眼看它即將形成甚至已經激烈下泄時,社會力量應當盡量幫着疏導、緩解它們,如果需要,也應有勇氣做臨時攔洪壩的一個沙袋。」 

老胡在微博的文末,還專門@「文史資料-」、「地瓜熊老六」、「理記」和「司馬3忌」四名網絡大V,針對性不言而喻。但對於這種網絡與社會環環相扣的生態,區區一個老胡又能如何? 

群體放棄理性

現在的網絡環境,着實烏煙瘴氣得厲害,簡直成了欲加之罪的樂園。春節前,南寧地鐵正常的迎新年海報,被網民斷章取義為「日本旭日旗」。被視為當代青年楷模和良知的網絡紅人董宇輝,因不願在網絡直銷中講解女士內衣,被網民上綱上線為歧視女性。董宇輝因擔心被網暴定罪,斷然清空了自己之前所有的微博。 

群體心理學創始人勒龐,在其著作《烏合之眾》中有許多警示之言:「群體的疊加只是愚蠢的疊加,智慧已被愚蠢的洪流淹沒。」「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得到普遍認同。」「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換取那份讓人安全的歸屬感。」 

比如,網絡上流行着日本小學生舉着手臂高喊,要佔領中國這裏,要佔領中國那裏,畫面配有完全不着邊際的瞎翻譯,這種故意曲解原話的惡性視頻,竟然有那麼多人相信不疑。諸如此類胡亂翻譯和胡亂造謠的文章和視頻能夠大行其道,至少說明應有的管理是缺失的。這種放任,只能讓人們在認知上不斷被誤導。管理的缺失,也讓民眾認知和情緒紛紛撕裂。 

這種動不動就發動輿論討伐的網絡環境,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氛圍很不利,而且會帶來相當的破壞作用。 

網絡上經常充斥着各種傳言和謠言,由於缺乏對網絡上胡編亂造內容的管理,導致許多假消息進一步催生了民粹主義,而這種假消息武裝起來的民粹主義,不但不會產生正能量,很有可能會形成一股股的損傷力量。 中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烏合之眾」相信小道消息的一家之言呢?無疑,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道消息缺失,小道消息便盛行。 

當然,國外網絡上也有很多「烏合之眾」,也會不斷掀起一股股妖風,但他們在那種原本就習慣自我行事、自我放飛的長期環境裏,還真掀不起太大的浪。 

但中國有所不同,中國一直強調群體意識。一些中國人借助一部小小的手機,在網絡上不是擺弄是非,就是無事生非,不僅煽動民眾的對立和仇恨,也煽動仇視外國的民粹主義,當形成一股強大的群體意識時,屆時恐怕就難以控制了。 

看來,中央網信辦也注意到了此問題的嚴重性,中央網信辦近日宣布,要採取二○二四年「清朗」行動。中央網信辦的清網重點,主要開展的十項任務,包括集中整治「自媒體」造熱點、蹭熱點、製造「信息陷阱」等問題。 

春節後,大陸悄無聲息地上演了一部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沒想到這部影片獲得了意外的高票房。《周處除三害》是部很複雜的電影,看過之後讓人五味雜陳。對當下的環境來說,有些「害」也是必須要除的。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有道是「治窮不易,治愚更難」。改革在路上,治理網絡環境在路上,防各種夾頭也在路上。

(作者為本刊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