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終於通過了,北京和港府總算圓了一個心願。不過,事物也是多樣化的,各方只能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選擇,因而出現有人快樂有人愁的反應。從官方和建制派的角度看,自然額首稱慶,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任務,不單阻擋了敵對勢力,日後還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有建制派人士還說,他們發覺外國大財團對二十三條有顧慮,但中型財團卻不大擔心,因為大國角力多數針對對方的大財團,藉此向對手施壓,但中型財團一般不會成為角力下的代罪羔羊。所以近年香港商業區的酒店裏住了不少外國中型財團的投資者。這也令港府在困境中感到希望長存,遊走於香港與內地的工商界人士更在摩拳擦掌,準備回氣,大幹一番。
不過,香港的中小型企業則擔心二十三條通過後,情況未如想像中那麼理想。一是因為大財團才能推動香港經濟迅速復常,如果大型外資因為二十三條而收縮或卻步,傷害很快出現,而中型財團來港未必對本地經濟(尤其是消費行業)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新來的投資者還要假以時日才能發揮作用,對於急需復常的香港經濟,也許有點像「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二是因為香港人北上消費已成潮流,不單春節期間聯群結隊北上,一般日子也北上。且看春節後香港的結業潮,比往年更快出現。港府全面「撤辣」亦只是催谷地產商趕快散去手上存貨而已。可見,未來的形勢還要看不同的因素如何變化。
市民反應平靜、冷淡
在民生的層面,也有不同反應。一般市民的反應是:平靜,甚至冷淡,因為大家感到自己不會涉及二十三條和國家安全的敏感範疇;即使通過二十三條,對日常生活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不過,市民仍在觀察一點,就是二十三條的內容會否擴大到意識形態層面?早前發生快餐店塗鴉被指「會引起黑暴聯想」,戲劇協會被指「踩了紅線」而被削資助,兆基創意學院被指示取消外借場地等事件,確令人擔心禁區無限擴大,以後說話也要小心一點。
對新聞界來說,二十三條更是危機處處,「罰」法無邊。雖然官方多番解釋什麼情況才可能犯法,但關鍵是怎樣執行?香港記者協會作了兩個業內的問卷調查,一個是對二十三條的意見,一個是對去年新聞界情況的意見,結果均反映出業界對新聞自由的擔憂加深,官方的解說未能消除新聞界的憂慮。
對於外媒來說憂慮更大。據了解,一些歐美傳媒已在解聘香港本地雇員,四月一日起生效;持外國護照派駐香港的外籍人士,則視乎情況再決定是否撤退。原因也是政治考慮:避免本地雇員成為被針對的對象,間接成為中外角力的磨心。這樣做可以保護他們,也減少出現外交事件的機會,影響外媒及其本國與中國的關係。
文化界憂喜參半
對文化界而言,也是憂喜參半。以電影界為例,不少人擔心二十三條通過之後,創作空間將會更加綁手綁腳;即使嬉笑怒罵的作品,不知會否被認為「指桑罵槐」而動輒得咎。他們更擔心的是,一部電影的成本數以百萬元計,大投資更逾千萬;假如在拍攝過程一切「無問題」,但在完成後忽然「有問題」,那時候怎麼辦?他們想到的應變方法是,拍攝不以大陸市場為目標的電影,以貼合香港和外國市場的需要,盡量小本投資,減低政治內容和風險。他們感到,只要作品能反映時代和港人心聲,也是文化界的責任之一。
不過,也有電影界人士毫不擔心。最近,電影導演和編劇界分別舉行春茗,參與者眾,大家談及二十三條通過後的形勢。其中一種意見認為,時代的壓力往往是創作的泉源,壓力愈大,愈能考驗創作人的功力和使命感,只要深思熟慮,不違法,同樣可以產生佳作。
也許創作人多數樂天知命,不大受二十三條影響。有人舉近期的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為例,導演是香港人。這電影在香港和台灣反應平平,但在大陸的票房卻意想不到的高漲(能在大陸放映已是一個突破),原因有待總結。其中一個可能是,內地觀眾有他們的聯想─周處最後把自己也除掉,總算天下太平了;這個「周處」,可以是美國,可以是A或B。藝術作品就是提供無限聯想的空間,只要小心處理,想得透澈,那就沒有問題。還有一點讓電影界感到希望的是,最近港府大力推動「港藝振興計劃」,香港和內地幾個大集團未來五年將耗資不少於五十億港元合力製作並培養創作人才。有業內人士估計,既然官方要創造文化藝術氣氛,相信對創作空間有一定保障,除非是過於露骨的內容,否則一般應可過關。
至於與二十三條有直接關係是法律界和司法界,也是各自選擇。不少人預期香港的社會衝突將會減少,法律界介入民間政治(無論是使命感參與還是義助性質)的可能性已大大減少;至於介入與官方或公職有關的政治角色,則看個人意願和機遇。所以,各自專心發展個人的業務,已不會多作他想。
有曾經比較活躍的法律人士表示,他們已經盡力表達、分析利弊,但二十三條通過是早晚的事,只能隨遇而安;日後繼續抱着專業精神,按「最新形勢」(但他們不知怎樣才算「最新」)辦事,盡力而為,但求心安。他們只提出一點忠告:外界都在觀察官方如何執行二十三條的內容,是寬鬆還是收緊,將影響外資信心。外國雖然也有嚴密的國家安全法例,但在執行時頗為小心,盡量避免濫用。這些都是平衡利弊的方法,希望官方慎而重之。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