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24-4-30
二〇二四年五月號
香港如何力保國際地位(劉銳紹)

凡此種種,支持者認為這將有利於香港扮演中外橋樑的角色,更好地結合中外,但也有意見回到上述問題:香港如何繼續成為中國的國際城市?還是中國的一個城市?這更引發進一步討論:怎樣看「兩制」的特色?除了保持與國際接軌外,還有很多事情(例如中外關係的大環境)要注意呢。

港版《國家安全法》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先後通過和執行後,各界都在觀察香港的形勢有何變化,尤其是經濟發展會否受到影響?對官方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官方正努力打拼,但又要看各方反應和實際效果。所以,香港繼續成為中國的國際城市?還是中國的一個城市?眼前還不是作結論的時候。

香港經濟以金融為主,不妨先看金融業的近期動向。如從IPO(首次公開募股)為例,香港由二○一四年至二○一六年基本穩定在二百五十億至三百四十億美元之間,全球排名在首兩位。二○二○年疫情期間,IPO更創近年高峰,達五百一十三億美元,但隨後下降,跌至去年的五十九億美元,今年首季度更只有六億美元,全球排名跌至第十位。

不過,港府正努力開拓其他金融領域。至截稿前消息,如一切順利,香港很快推出「以太幣」(虛擬貨幣)現貨ETF,成為全球首批,情況與美國證交會今年一月批准十一隻「比特幣」現貨ETF相似。

拓展金融業的另一個渠道,是吸引更多財團和家族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新加坡近年在這方面急起直追,香港不敢怠慢,大力向一些非傳統金融業地區招手,其中中東市場最為炙手可熱。不過,偏偏就在這時發生「迪拜王子」事件;來者是歌手還是王族成員?弄不清楚。港府雖說沒有損失分文,但對香港的聲譽已有一定影響。

大灣區可彌補航運業不足

按中央設計香港的「八大中心」功能而言,香港的貿易和航運中心作用也很重要。但以貨櫃吞吐量為例,香港二○○四年仍排在全球首位,但去年已跌出全球十大,排第十一位;內地六個城市(上海、寧波、青島、深圳、廣州、天津)已超過香港而躋身十大。航運業收縮,自然影響外貿,而香港一直只是轉口港,不是實物產品的原發地,所以,貿易數字只能作為挺住第三產業的數字而已。

面對如此情況,港府和業界不斷要求本地航運業經營者加快升級轉型,但這不是香港能獨力解決的問題,因為全球船公司也在調整營運網絡,縮短航程。新加坡、韓國釜山、迪拜,以至內地港口,乘勢而上;香港過去的地理優勢,已隨着內地不斷開放和鄰近地區的競爭而削弱。

基於此,官方強調粵港澳大灣區正是保持香港航運中心的方法之一。大灣區的貨物經香港進出口,至今仍在首選之列;今年首季度,廣東對香港進出口增長百分之十四,當中的百分之九十六就是來自大灣區內的九個城市。所以,只有大灣區整體不斷發展,才能對香港的航運業有利。這也是官方不斷推動粵港澳合作的原因。

航運業可以靠大灣區彌補不足,但貿易和商業則要靠國際化維持。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部分外資離港已是毋須忌諱的事實,所以香港政府希望不斷吸納新的資金,尤其是創科企業的資源。最近,來自九個經濟體的五十九家企業和機構(包括大學、科研機構和投資者),在港簽署備忘錄,成為合作伙伴。一般預期,這將可提升香港科研產業和延後產業鏈的產值。

不過,上述來客有四成來自內地,三分之一是香港本地機構,來自外國的約佔四分之一。這種情況與早前港府宣布外資來港的情況相似,主要是內地企業和資金,或在海外來港的中外合資企業;純外資的也有,但比例不高。這又回到香港是中國的國際城市還是中國的一個城市的問題上去。

西方媒體的「三避」政策

既然要維持國際城市的地位,外國媒體對香港的關注,以至外媒駐港的情況也算是一個指標。按目前形勢可見,西方陣營的主要媒體仍在港設有辦事處或派員駐港,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通過後,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據了解,這些西方媒體不想犯法,但同時為免報道受到影響,開始實施「三避」政策:一、駐港人員採訪的新聞或資料,如屬敏感報道的話,將發回其本國由總部處理,避免用駐港人員的名義發布。二、在香港聘請較熟悉情況的法律顧問,盡量避免犯法的可能;如有敏感稿件,多數先交給法律顧問研究。三、避免聘請只有香港居民身份而沒有外國居留權的員工,以免「萬一出事時沒有後路」。

此外,新一屆外國記者會改選的形勢也引起關注。這個組織的領導位置一向競爭不大,但來屆則有較明顯的競爭;被認為比較親北京的本地媒體和人士參選,而這種態勢可能會導致外國記者會修改會章。外界對此暫時沒有明顯的反應,但關注一點:北京和香港既要唱好香港故事,如果與外媒的關係處理不好,或對方因為種種原因而少報道甚至撤離香港,這對香港是否好事?

外地學生主要來自內地

無論任何行業,都需要人才。所以,香港吸納世界人才來港工作,也吸納各地人才來港培訓,讓他們了解香港和內地。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辦事方式,而香港的高等院校也扮演和分擔了這方面的角色。

過去,香港高等院校吸納外地學生的比例是本校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十,後來提升至百分之二十,今年九月開始的新學年,還會增加至百分之四十。再細看之下,這些外地學生主要來自內地,有些院校吸收的自資學生比例更高達七至八成。與此同時,高等院校的外地教員比例已超過本地教員,其中以內地來港和「海歸」華人學者的比例最大。

凡此種種,支持者認為這將有利於香港扮演中外橋樑的角色,更好地結合中外,但也有意見回到上述問題:香港如何繼續成為中國的國際城市?還是中國的一個城市?這更引發進一步討論:怎樣看「兩制」的特色?除了保持與國際接軌外,還有很多事情(例如中外關係的大環境)要注意呢。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