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六月中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中國沒有參加,中國認為因俄羅斯不參與,其達不到和平,為此放棄參與。西方一名外交官稱,北京方面的行動是對和平峰會的「微妙抵制」。五月三十一日中國宣布不出席後,西方輿論認為,這可視為中國的站隊聲明。
烏克蘭和平峰會
和平峰會邀請了超過一百六十個國家,十五日會議召開時,九十二個國家代表團和八個國際組織前往了瑞士,中俄美三大國領導人無一參會。印度縮減了其代表人數,總理莫迪也沒有去。此外,只有七十八個國家簽署聯合公報,沙特阿拉伯、印度、南非、泰國、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和阿聯酋等與會發展中國家並未簽署。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短暫停留之後提前離開了。
有人指出,這是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會議。俄烏戰爭,表面上看是兩個國家的戰事,實際上是兩個陣營的對抗。
在中美對峙越來越嚴峻的形勢下,能否準確把握具有戰略意義的時局,把棋子布局在棋盤的正確位置上,直接關乎到中國未來的發展和崛起。對歐洲而言,俄烏戰爭對其有着生死存亡的威脅,所以即使遇到再多困難也要抱團對抗俄羅斯。
中國一方面想繼續跟歐洲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另一方面又想跟俄羅斯背靠背抵禦美國,期望俄烏戰爭對美國的消耗能夠減弱美國對中國的制衡。
從美國和歐洲的戰略來說,如果烏克蘭戰敗,無疑從某個角度顯示了西方的日薄西山,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放棄烏克蘭。而俄羅斯是否一直能夠在戰爭中堅挺下去,也確實讓人抱有很大疑問,俄羅斯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西方世界,短時期可能撐住,長時期可能難為。如果俄羅斯最後撐不住了,那該怎麼辦?
普京的想法
普京在瑞士和平峰會來臨之際,於莫斯科時間六月十四日表示,俄隨時樂於與烏方進行談判,但談判的前提條件是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札波羅熱這四個地區全面撤軍,隨後俄方將立即停火,雙方開啟談判。
至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普京補充道:烏克蘭應當獨立作出決定。他強調烏克蘭的中立、不結盟和無核地位,以及烏克蘭的非軍事化和非納粹化仍然是俄羅斯的原則立場。
普京當然少不了威脅性的警告:如果西方和烏方拒絕,他們將對流血事件負責。隨着戰場局勢變化,今後的和談條件也會發生變化。
「歷史正確一方」的重要
美國日前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計劃。俄羅斯主要證券交易所五月十三日起暫停美元和歐元交易,造成民眾瘋搶美元。對此,俄羅斯央行宣布人民幣兌盧布匯率將成為其他貨幣兌換基準,雖然這會讓莫斯科與北京的經濟關係更加緊密,但中國也隨之承受了更大壓力。
中國近年與西方漸行越遠,與俄羅斯愈走愈近,讓國人對國家的未來戰略和走向選擇投以更多關注。民間百姓現在形成了幾個圈子,被網上俗稱為「鵝粉」、「哈粉」和「美粉」,各持己見,各自為政,誰也說服不了誰,誰都認為自己最有理。
二戰結束後,美國接管了西德、日本和韓國;蘇聯接管了東德、東歐和朝鮮。兩大陣營集團轟轟烈烈競爭博弈了幾十年以後,跟着美國走的富了,跟着蘇聯走的窮了,結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和整個東歐陣營轟然倒塌。烏克蘭不惜冒着戰爭風險也要加入北約,顯然也是受到這一現象的影響。當前的俄烏之戰,也可理解為當年美蘇冷戰的延續,是宿命的不同社會體系的對決。現在的俄羅斯與當年的蘇聯,已不可同日而語,普京能像當年的蘇聯那樣與美國和西方對峙幾十年嗎?俄羅斯還有這樣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嗎?
隨着美國的F-16和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進入俄烏戰場,戰場的天秤可能會隨着時日的推進傾斜。國內的一些自媒體也開始放言:站在歷史的正確一方對一個國家來說很重要。如果站錯了隊後果嚴重。
中國未來經濟的三種情況
從官方報道來看,中國形勢依然會逐漸向好,但民間反映出來的悲觀情緒不可不察,這種落差需要引起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中國從一九七八年開始改革開放,雖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也曾有過引人注目的風波,但國人還是越過坎坷、抱持期望走了過來。這期間民間是否有過悲觀情緒?不可否認有過。但隨着改革開放的層層遞進,老百姓又重新燃起希望,從擁有家電、擁有汽車、擁有房產到擁有發達的互聯網生活,從物質上看,似乎已不次於西方國家。蓬勃發展了四十多年的中國經濟,開始日見下沉,股票市場已有相當長時間的哀鴻遍野,年輕人的失業隊伍仍然增加,房地產不景氣的同時一些供房人的斷供亦相伴相隨……
有研究中國經濟的人員預言,未來中國經濟前景可能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儲備政策的加碼令經濟短暫企穩後再次回落;第二種是後續住房銀行和「新」一輪經濟刺激不斷加碼,在制度上進行斷臂改革後或能讓經濟復甦;第三種情況是無論出什麼政策,經濟都持續低迷,直到相信經濟規律為止。
現在AI的競爭非常激烈,AI已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與超越,不遺餘力封鎖科技和產品外流至中國。中國如果與西方國家越來越疏遠,自然也會對AI以及其他高科技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歐洲的選舉表明,歐洲正在整體右轉,站隊的姿態日趨明顯。歐美聯手遏制中國,從近期歐盟推出的限制中國新能源和電動車的行為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毋庸置疑,中國正置身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不僅框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範圍,而且中國已是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是中國的頭號競爭對手。拜登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把當今世界定位為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時代」,也就是把世界局勢定位為中美「大國競爭」時代。
中俄合作的多種考慮
中國和俄羅斯的合作,亦包含着誰更會使用對方的籌碼。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中俄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線的談判已經停滯,因為雙方尚未就價格和供應水準達成一致。
中國希望管線通過中亞國家而俄羅斯堅持要通過蒙古國。俄方的要求有其利用蒙古牽制中國的意圖。俄羅斯要持續保持對蒙古的影響力,須給蒙古實打實的好處,這是中國無法接受的。
原本應在今年初動工的中俄天然氣項目,至今未有明確動靜。中方除了要求和俄方過境中亞之外,還要求價格與其國內補貼價格接近,採購量只需一半。當法新社記者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提問時,毛寧的回答是中方正在尋求「利益匯合點,實現彼此成就」。
有研究者認為,飢腸轆轆的俄羅斯對中國比較有利,俄不能被美國圍堵死,也不能吃太飽,若俄真把烏吞併了,俄對小麥都能壟斷定價權,這對中國不利。
中國與俄羅斯合作當然也包含着對台灣和南海的考慮。美國專欄作家本傑明.阿亞尼安在「國會山」網站撰文稱,美國政府在至少八十個國家擁有七百五十多個軍事基地,並深度捲入世界上的所有重大衝突,干涉主義外交政策禍害世界。
美俄玩火 燒到中國
《華盛頓郵報》日前發表的評論文章援引美國印太司令部新任司令帕帕羅上將的話說,一旦台海開戰,美國將「利用一系列機密能力把台灣海峽變成無人地獄」。解放軍在不久前通過「聯合利劍—二○二四A」軍事演習,展示了在戰時全面封鎖台島的能力,一方面防止美國及其「盟友」向台灣運輸武器彈藥和其他戰爭物資,另一方面斬斷「台獨」領導人在戰時外逃的路徑。
美國一方面指責中國向俄提供「致命性支持」,一邊推動向台灣地區提供「致命性武器」。美國的咄咄逼人,更促使了中方與俄方的全方位合作。
中國面臨的問題是,除了選擇自保,還要選擇擁抱,因為世界是圓形的,不是一家能玩轉的。選擇擁抱很重要,這裏面也充滿了以柔克剛和政治技巧。如果選錯了對象,不但自己難以玩轉,可能自己還會被不合適的選擇壓扁。
六月十一日,俄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艦上運載了「鋯石」高超音速導彈。俄過核潛艇停靠古巴,攜帶的導彈可輕易打到美國。美國和俄羅斯都在玩火,一旦火勢燃燒起來,不僅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更可能會燒到中國。
中國又站在了命運選擇的重要時期,運籌帷幄和政治智慧缺一不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展才是硬道理」,再次提上日程並加以強調已刻不容緩。中國所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疑現在的選擇確定着未來的變局。
(作者為本刊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