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一切完美且驚險得像是排練預演:特朗普在六月二十七日的首次總統辯論中完勝對手拜登之後,誘發了民主黨內逼他退選換人的風波,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突然「隱藏」起來作壁上觀,讓民主黨內部自相殘殺。到了七月十三日,特朗普復出在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舉辦公開競選集會,要為七月十五日在另一個搖擺州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加冕」成為正式總統候選人熱身。就在這場熱身造勢競選中,一個註冊共和黨選民、剛滿二十歲的當地白人男子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帶着AR-15半自動步槍,竟然順利爬上距離特朗普演講台一百三十米左右的一個小建築物頂,對着特朗普方向開出了八槍,徹底改變了二○二四年的總統選舉進程,改變了特朗普的命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美國的命運。更離奇的是,特朗普因為在演講中要回頭看一張預製的非法移民人數圖表,竟然無意中避過了射手精準的子彈,只傷到了右耳一點點,而現場觀眾席的一位前志願消防隊長為護身救妻女而不幸身亡,另有兩人受傷。當護衛特朗普的特勤人員要帶前總統撤離現場的時候,特朗普不但要求穿上鞋,且臨危不懼地站了起來,昂着血流滿面的頭,舉起緊攥的拳頭,向在場的聽眾、向全世界喊出了「戰鬥」(Fight)的呼聲。而美聯社普立茲攝影獎得主武奇(Evan Vucci)正在現場,抓拍了這張勢將名留青史的「特朗普遇刺照」:流血的特朗普,用人盾保護他的特情局男女幹員,背後飄揚的國旗。這儼然就是荷李活戰爭巨片最激動人心的典型美國英雄畫面,但這是真實世界發生的場景。全球輿論驚呼:特朗普「二進宮」已成定局,民主黨是否換拜已非重要。
特朗普形象徹底改觀?
特朗普在遭遇暗殺事件後的首次媒體訪談中,為自己的新身份定位:一是上帝眷顧的幸運者,是正義戰勝邪惡的化身;一是美國頹勢的拯救者。當他在事件發生後與拜登通話,並對拜登慰問表達感謝時,他已經走出了不承認二○二○年總統敗選的小格局,而是決定要在更大的格局上提出他的競選總統使命,為此,他完全改動了本來已經準備好的接受提名演說內容,拜登已經不是障礙,他以美國總統和自由世界領袖的視角,在周四的共和黨全代會高潮中發表提名演說,誓言要團結美國所有的人民,讓這座「山巔之城」再度成為世界的燈塔。
特朗普很清楚,他原來是被公認的「政治暴力」煽動者,二○二一年一月六日的美國國會暴動則是這個定義的最佳注釋,為此他還遭遇麻煩的官司。但如今,特朗普成為了「政治暴力」的受害者,受到了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在內的各國領袖的慰問;在美國,他不但受到拜登總統慰問、科技大咖馬斯克的公開支持,甚至還受到了與他過不去的科技界領袖庫克(蘋果)、朱克伯格(元宇宙)、奧爾特曼(OpenAI)的支持,網上商店亞馬遜創辦人、《華盛頓郵報》老闆貝索斯更是讚揚特朗普在槍聲中展現的「風度和勇氣」。因此,特朗普輕鬆轉型,不必再用尖銳刻薄的「戰鬥方式」跟他認為的「一夥壞人」去鬥,而把攻擊拜登極端主義的「政治髒活」交給支持者去幹就行。事實上,企圖暗殺事件發生後,包括特朗普的副總統參選拍檔、參議員萬斯等人,就攻擊是因為拜登對特朗普的左傾極端攻擊,煽動起兇手這樣年輕人的仇恨。
不少輿論驚嘆特朗普的媒體第六感,在大事件中可以本能地營造勝者的視覺形象,舉一個拳頭、喊幾聲戰鬥,就利落擊敗對手拜登和對他不滿的各界領袖。但也有人還是心有餘悸:如果那顆邪惡的子彈沒有偏離,「驕傲男孩」等特朗普的支持者會否攜槍上街?另一個眾媒體目前回避的問題是:萬一特朗普在十一月五日的選舉中,因為選舉人票的因素意外落敗,他是否會和平接受選舉結果?他激情的支持者會怎樣表現?
在第一次辯論中受挫的拜登,如果當時還認為有僥倖翻盤的可能,那麼,面對經歷過「暗殺不死」考驗的特朗普英雄化挑戰,拜登已經束手無策。本來最好用的攻擊廣告,在暗殺事件後也只能被迫迅速收起,但仍然被共和黨特朗普支持者定為「煽動仇恨」而繼續窮追猛打。拜登及其競選團隊很清楚,拜登與特朗普的差距,已經不是比較誰更「年輕」的年齡問題,更是面對危機時能否為美國挺身而出的國民信任問題。
更嚴重的是,特朗普通過「歷史畫面」有效動員共和黨基本盤,但拜登可能失去鞏固基本盤、擴張首投族的持續動力。
拜登退選
如果拜登還認為他是戰勝特朗普的唯一人選,那他的機率跟特朗普躲過暗殺的子彈沒有區別,需要「上帝之手」的幫助。確實,特朗普躲過暗殺和共和黨英雄式的提名,令近一周時間裏民主黨內「換拜」的風潮暫時冷卻下來。這不是因為別的,而是那些自認為可以取代拜登戰勝特朗普的政客,被特朗普和媒體「造神」運動嚇壞了,覺得特朗普在「英雄形象」的加持下,已經到了難以擊敗的程度,那又為何去「雞蛋碰石頭」,自討沒趣?他們的算盤很簡單,與其打一場贏面很低的總統大選,還要付出分裂民主黨罪魁禍首的聲譽代價,那為何仍去嘗試呢?不如耐心等待四年,再來接收特朗普第二任期留下的政治爛攤子,不是勝算更大嗎?說老實話,他們對搖身一變成為「美國英雄」的特朗普,還是相當忌憚的。因此,他們幾乎放棄挑戰拜登。
然而,就在特朗普槍擊案漸漸被輿論消化,加上七月十九日,白宮證實拜登兩日前出席拉斯維加斯的競選活動後確診新冠肺炎,勸退拜登的聲音再起。終於在七月二十一日,拜登在社群媒體平台X(Twitter)自己的官方帳號發布一封公開信,宣布他將結束爭取連任,並表明會全力支持現任副總統賀錦麗代表民主黨參選。
這是美國史上首次有政黨總統候選人在如此接近投票日之際宣布退選。
相信刺殺者目的不太政治
回說被特勤局狙擊手一槍斃命的兇手克魯克斯,其共和黨註冊身份和十七歲對民主黨的小額捐款,讓他被兩黨支持者拿來攻擊對方、使事態更加惡化的情況沒有嚴重發生。從目前調查來看,刺殺者的動機仍然不明,個人歷史也是清白,並無強烈的政治宣言和主張。人生中唯一受挫的就是曾經在學校被射擊隊拒絕,因為槍打得太差。從他性格描述和理科優秀的事實來說,可以簡單推測是因為某種輕微自閉症導致的完美主義,想在自己的射擊槍法上一鳴驚人,「一雪前恥」,而幹出了暗殺前總統的「驚天動地」事件。
但是,動輒用槍擊和輕易剝奪別人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者能力,顯示了美國槍支文化的氾濫,這一現象也潛藏了美國可能成為威權國家來維持社會秩序的危險性。因此,兩黨在繼續政治上「你死我活」的競選之外,是否要考慮如何通過跨黨合作,制定遏制政治暴力蔓延,保護民主自由體制的頂層設計,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作者為本刊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