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24-7-30
二〇二四年八月號
何以中國式現代化?(馬玲)

第二十屆三中全會七月十五至十八日在北京召開,這個推遲很長時間才召開的全會,備受國內外矚目,公開透露的議程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稿。

為此,會前半個多月的六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題,特別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那麼,何為現代化?何為中國式現代化?百度給現代化下的定義是:「現代化指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等各個方面的轉變。」

九個本質,五大特徵

中國式現代化當然要突出中國特色,因此被有關方面概括為九個本質: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是習近平在慶祝中共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提出的。現在又要在三中全會上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值得引起格外關注。

也有人把中國式現代化概述為五大特徵: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無論如何歸納,根本問題是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文明社會的福利。

中國的「現代化」追求,已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歷程。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的現代化產生了頗為深遠的影響。

五四運動帶來的新文化運動,不但傳播了民主和科學思想,也為中國的現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礎。與此同時,五四運動還在帝制崩解之後催生了新型政黨,為中國走向現代化道路培養了政治力量。

覺醒後的中國人民,一直希望過上現代化的生活。然而百年來,中國的現代化轉型卻歷經坎坷波折不斷。從孫中山建立的中華民國到袁世凱的復辟帝制,從軍閥混戰到蔣介石一統天下,再經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一九六四年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四個現代化。但隨後掀起的「文化大革命」風潮,不但沒有致力達成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反而使中國經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掀起的改革開放浪潮,讓中國真正走向了追求現代化的路途。一九七九年鄧小平與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會談時,把「四個現代化」量化為二十一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人均一千美元,實現「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即「小康之家」,這個目標已達成。

不肯全盤西化的原因

現代化與文明歷程相伴相隨,其作用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思想領域。

西方的現代化進程,被認為以文藝復興為先導,以科學革命為肇始,以英、法、美的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為開端。「現代化」以工業化、都市化、世俗化等為內涵,而這些恰是西方文化的特質。因為「現代化」的步伐源於西方,所以「現代模式」亦等於「西方模式」。

中國向「現代化」行進的步伐,最初就有不肯全盤西化的意願。從清末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亦可看出,中國始終喜歡抱着老祖宗這根大柱子,不願全部撒手。中國的現代化追求,完全是為了避免亡國滅種之禍,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師夷長技」,不過是審時度勢下的現代化追求手段,以達到有朝一日「制夷」的現代化目的。這樣一步步走下來,也就發展到反對「全盤西化」的選擇。立意在於:我們追求的是中國的現代化,而不是中國的西化。

若把視線拉得更長遠一些看,王安石的變法,敗亦敗在「祖宗不足法」的反抗傳統措施。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著名思想家顧亭林讀罷《明夷待訪錄》後,留下如此評價:「百王之敝可以復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還也。」找回「古典模式」一直是一些人士夢寐以求的境界。

一九二○年大哲學家羅素到中國講學一年,他一九二二年寫了一本書《中國問題》。書中,他批評中國文化過份強調孝的觀念、缺少公眾精神等,但他也讚揚中國文化的和平性格等。他說,倘若有人說中國沒有文化,那麼足以暴露他對文化為何物之無識。

中國肯定是有深厚文化的,而且儒家文化還放射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然而,這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一直存在着民族性的崇古心理,導致向前看和向後看的兩股勢力在國運中經常此消彼長。

把中西文化看做是「體和用」的關係,讓「精神和物質」在中國發生東西方的對立,不能像日本和韓國那樣跳將出來,把某些束縛的桎梏甩掉,從思想到制度大力引進,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在某些方面進展緩慢的因素之一。

二○一六年出版的金耀基所著《中國文明的現代轉型》一書中,談到了不少諸如此類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需要在學術上探討,在現實政治經濟社會中也需要正視。中國歷史上素有「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千年來享受着「天朝之榮光」。在古代中國的認識範圍,環繞於「天朝」的都是蠻、夷、戎、狄,他們雖然不斷侵略中原,但最終都仰賴中華文化的滋潤,中國人就此也產生了自己是文化中心的優越感。

中國歷來的管理者,都希望以中國文化之長加上西方文明之優把國家推上一個新高點。特別是每看到西方文化暴露出來的弱點,便認為中華文化才是世界的希望。

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突圍

中國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讓經濟躍上了一個高台階。這讓「中國模式」和「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在國際上也引起了許多關注和討論。隨着這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如何進行「政治改革」,其實也一直在人們的關注視野內,尤其是知識分子和企業家更加關注。二○○八年,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所作的《工作報告》中講到「加強自身建設」時,明確表示中國絕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和兩院制。

中國在制度上的自我堅持,給外界以「擁抱與排斥」的印象,這種「欲迎還拒」的心理,也被以多種方式解讀。

中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突圍中,如何能讓經濟不下行、發展不停步,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美國現在正運用一切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絕不願看到中國的崛起。尤其在當下高新科技帶來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之際,美國不遺餘力從芯片到AI對中國加以嚴控。中國一些站在浪前的企業,比如華為、大疆、比亞迪等,也成為美國的大患。

毫無疑問,中美已成為彼此最大的對手。百尺竿頭誰能更進一步,也會體現在誰更加具有現代化的掌握力。不進則退,這是擺在兩個大國面前的共同現實。在經濟發展下行、社會矛盾聚集、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如何在制度上改革到適合現代化的發展,在經濟上找到國企民企外企的兼容並包方向,在社會上解決就業難問題讓百姓的戾氣下降,在食品安全上讓國民吃上放心踏實的食物,在醫藥治療上逐步走上免費醫療徹底解決救死扶傷問題……都需要中國式現代化一步一步扎實走進去。

中國官方認為,經濟短期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趨勢。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房地產接下來怎麼進一步救?中央發力的空間還有多少?是否需要繼續嚴控地方新增債務?貨幣政策怎樣才能避免不空轉?等等。

在固本培元和高質量發展的指導下,如何加大力度實現全年的增長目標,這次三中全會是一個重要的着眼點,自然「中國式現代化」也是新的矚目點。

(作者為本刊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