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集
2019-10-31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號
崑曲是百戲之模(鄭培凱)

時常聽人講,崑曲是「百戲之母」或「百戲之祖」,我總是感到無限困惑,不知道他們泛稱的「百戲」是什麼?百戲生成在什麼時代,崑曲又出現在什麼時代,崑曲為什麼可以是「百戲」的祖宗或母親?在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當中,說到「百戲」,一般指的是秦漢以來流行的娛樂雜耍,不但有漢族擅長的歌舞雜技,如長袖舞、盤鼓舞、建鼓舞、吞刀、吐火、跳丸、尋幢、角牴、走索,也可能有西域傳來的魔幻法術。有些研究中國戲曲起源的學者,為了「揚大漢之天聲」,強調中國百戲的出現不晚於古希臘悲劇,漢武帝時代已經演出「魚龍曼延」與「東海黃公」,是中國戲劇的濫觴。其實,就算中國戲劇濫觴於秦漢時代,也晚於公元前五世紀已經流行的希臘悲劇,何況,又和崑曲有什麼關係?憑什麼崑曲可以成為百戲「之母」或「之祖」?難道是要祭出崑曲這種高雅的舞台表演藝術,來壓倒古希臘悲劇嗎?

就有人解釋,他們所說的「百戲」,不是一般歷史認知的百戲,而是字隨口順的「百戲」,意思是「各種各樣的地方戲」,也就是現在流行在中國不同地域的地方戲曲。崑曲作為「百戲之母」或「百戲之祖」,是說明崑曲是中國各地不同劇種的祖宗,一切地方戲曲都源自崑曲。問題是,崑曲的出現,真的早於各種地方戲曲嗎?各地的不同劇種真的源自崑曲嗎?當然不是。

明代中葉陸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菽園雜記》卷十記載:「嘉興之海鹽,紹興之餘姚,寧波之慈溪,台州之黃岩,溫州之永嘉,皆有習為倡優者,名曰『戲文弟子』,雖良家子不恥為之。」這裏說的海鹽戲、餘姚戲、慈溪戲、黃岩戲、永嘉戲,都源自宋元以來的南戲傳統,也稱作溫州雜劇或永嘉戲文,而非崑曲的支裔。祝允明、徐渭、魏良輔都提到過,崑山腔出現的時候,同時還流行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杭州腔之類。明末蘇州度曲大家沈寵綏的《度曲須知》則指出:「腔則有『海鹽』、『義烏』、『弋陽』、『青陽』、『四平』、『樂平』、『太平』之殊派。」 我們不要忘了,這些文人學者都是江浙人,記載的資料主要是江南一帶流行的戲曲聲腔。宋元南戲的發展並不僅限於江南地區,地方唱腔也不止是從江浙一帶流行到兩京、兩湖。南戲從溫州向外擴散,也對南方的福建與廣東發生影響,出現了福建的莆仙戲、泉州梨園戲。近半個世紀以來,發現了明本潮州戲文《劉希必金釵記》、《蔡伯皆(喈)》、《荔鏡記》、《荔枝記》、《金花女》,更清楚顯示南戲發展的脈絡,幾乎無遠弗屆,是明清以來各處地方劇種的主要源頭,不是崑曲派生的。

因此,假如你不遵循歷史文化認知,硬要說「百戲」指的是現代各種地方劇種,這是重新定義漢語詞彙的舉措,只要大家都認可,變成二十一世紀的約定俗成,也算是漢語詞彙的歷史演變,喜大普奔,無可厚非。但是,別忘了,即使重新定義「百戲」為各種地方戲,歷史資料還是明確顯示,崑曲仍然無法成為「百戲之母」或「百戲之祖」。最重要的歷史事實是,崑曲作為舞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是由南戲派生出來的,而南戲發展所派生的支裔很多,都是崑曲的伯叔兄弟,不是崑曲的兒孫。

說到崑曲的出現,有朋友寫過研究文章,說崑曲古已有之。雖然沒有古到秦漢時代,但在元朝的時候,崑山地區出現了會唱南曲的顧堅。在魏良輔的《南詞引正》中,有這麼一段:「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辭,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仲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這裏說到的顧仲瑛,大概就是顧瑛,字德輝,號金粟道人。根據崑山的地方志,他建有玉山草堂,聚集了一批文人雅士,有楊鐵笛(維楨)、倪元鎮(瓚)、柯敬仲(九思)、鄭明德、張伯雨等名士,唱和詩詞,家中盛有聲伎,有著名的天香秀、丁香秀、南枝秀等,徵歌選舞。假如我們認為以崑山的地方聲腔唱南曲,就是「崑山腔」,那麼,文獻資料顯示,元代崑山地區已經傳唱崑山腔。晚明的《涇林續記》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見崑山的百歲老人周壽誼,問過崑山唱曲的情況:「聞崑山腔甚嘉,爾亦能謳否?」朱元璋在南京定都,聽說崑山腔唱來悅耳,可見元末蘇州地區已經流行崑山腔了。至於百歲老人會不會唱,唱出來是什麼味道,也不必細究了。

問題是,元末明初流行的崑山腔,與今天在舞台上演出的崑曲是什麼關係?早期的崑山腔是不是可以在舞台上表演四功五法的崑曲,是不是元明清一脈相傳,發展到今天,成為我們心目中作為中國戲曲表演的最高典範,在笛聲悠揚之中,展現優雅的眼神與舞步,揮灑飄逸的水袖,以細膩婉轉的水磨調,唱出「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當然不是。

研究崑曲起源的蔣星煜在《中國戲曲史鉤沉》中,溯源崑山腔的起源,特別指出,早期崑山腔是地方土腔,沒有特別出類拔萃之處。明代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中,細述萬曆年間南京聽曲看戲的風尚變化,明確指出,嘉靖年間還流行北曲,在萬曆年間轉為南曲,先是流行細膩婉轉、使用官話的海鹽腔,到了萬曆後期,「今又有崑山,較海鹽又為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長,延至數息。士大夫稟心房之精,靡然從好。」他所說的崑山腔,其實是魏良輔改革創製的崑腔水磨調,不再是早期的崑山土腔了。可以見到,先有元末明初玉山雅集匯聚了文人與歌伎的陶冶,經過嘉靖年間大音樂家魏良輔及其樂友融合南北曲,創製出崑曲水磨調,到萬曆後期受到江南文士的雅愛,才使得崑曲獨佔鰲頭,傳承有序,直到今天依然是優美動聽的戲曲典範。文人墨客撰寫的傳奇,配合崑曲水磨調的腔調,結合了典雅的文辭與美妙的音樂,才有了今天在舞台上「有聲皆歌,無動不舞」的崑曲表演藝術。

因此,我們今天說的崑曲,其實不是明代中葉以前的崑山土腔,而是結合了戲曲文學與崑曲水磨調的雙重經典,再通過四功五法冶煉的舞台表演,成就了中國戲曲的高雅典範。這也清楚解釋了,為什麼崑曲不是百戲之母,更不是百戲之祖。

那麼,作為戲曲典範的崑曲是什麼呢?我稱之為「百戲之模」,因為它提供了戲曲表演藝術的典範,可以作為所有地方戲種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