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
出版錢著 出版社畏難張世林先生來電轉告,香港《明報月刊》組織紀念楊絳先生特輯,要我寫一篇文章,同時要我多找幾張楊先生的照片,文字不必太多,供該刊發表。後來我發現,瞬間的照片,說明問題往往不透,如果引出...
楊絳先生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即以寫散文和短篇小說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八年她同錢鍾書先生一道留學英法,回國後定居上海。四十年代初,迫於生計,連續創作劇本《弄真成假》、《稱心如意》、《風絮》...
要讀懂楊先生的話張世林兄來電,命我作文弔唁楊絳先生。往昔錢鍾書先生曾在醫院囑我,「辦完那點兒事」,便可「退休」。如今報刊網絡正反話語似都已說盡,計劃之外為文,宜選新題,那就寫早就想寫的《夫唱婦隨》吧。...
初次會見楊絳是在上個世紀的一九八五年,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回,香港翻譯學會的執行委員發起兩岸三地交流活動,也許因為是第一次舉辦這種活動,也許是因為大陸改革開放不久,這麼一個沒有財力、沒有後台的...
楊絳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八日寫了一封信給我,全文如下:耀明先生:奉來書欣悉拙作已由Jeremy Baré先生譯成英文,但鄙意譯本不必再冠以序言,區區三萬字原作,一序再序,似近頭重腳輕,時賢著作輒自作長序長...
楊絳先生走了,按說壽高百零五福終,在民間稱為喜喪,但內心還是無限傷感。近幾年老人聽力極度衰退,每逢她生日或過新年,我都是通過服侍她的梅月阿姨,轉達我的祝福。今年春節,電話中得知老人身體依然康健,倍感欣...
沒有更多文章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